
學校概況

學院主要培養電子信息學科、經濟管理學科等國民經濟信息化建設所需的專門人才。設有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計算機信息系統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經濟貿易系、工商管理系、基礎一部、基礎二部、社會科學部、體研室、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部、成人高等教育部、計算中心等教學機構。
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堅持以“高質量、有特色”求生存、求發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推進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和實踐環節建設,積極推進學分制管理。學院鼓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積極參加各種課外文化教育和學習實踐活動,培養創新精神、綜合能力和素質。為開闊學生的思路,拓寬知識面,學院加入了北京學院路地區高校“教學共同體”,學生除選修本校的課程外,還可以選修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16所高校的校際公共選修課程,並互相承認選修課成績。
為鼓勵大學生奮發進取,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院設有多項“綜合”和“單項”獎學金,定期評定,獎勵優秀學生。同時,為激勵和支持經濟困難的學生自強向上、艱苦奮鬥以優異成績完成學業,學院除實施“國家獎學金”制度外,還按規定實行“獎、貸、助、補、減、”等政策和措施。
科研教學

學院重視教學設備的更新,投入了大量經費用於多媒體教室、語音實驗室等的建設。鼓勵教師採用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鼓勵教師把現代化教學手段引進課堂,積極推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學院面向國民經濟信息化、國防現代化和首都經濟建設,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開發,設有多個研究、開發機構,擔負著國家和北京市的科技攻關、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等研究任務。在感測技術、中文信息處理、漢字識別、圖像重建和處理、管理信息系統、CAI技術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相當水平的科研成果,並形成了局部優勢和自己的特色。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統、漢字自動錄入系統(OCR)、高解析度攜帶型CBS掃瞄器和感測技術研究等十多項科研成果分別榮獲國家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部委科技進步獎、並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中,作為網路化信息檢索技術先驅的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統主要技術屬國際首創,TRS系列軟體曾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和新聞出版署、電子部科技進步一等獎;氣體擺式慣性器件系列成果2001年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學術交流

21世紀將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信息化世紀,綜合國力的增強、祖國的振興、民族的繁榮需要大批的信息科技人才大顯身手。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將在新的世紀裡取得更大的新的成績!
發展

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又面臨著新的發展時期。電子信息產業的迅猛發展和高等教育大眾化對該院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順應形勢,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要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要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教學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要拓寬專業面,擴大招生規模,堅持“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要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服務首都經濟,服務國民經濟信息化和電子信息產業。爭取在較短時間內把學校建成一所質量較高、特色明顯、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高等院校。
北京信息工程學院是應信息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發展之運而生,是踏著信息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發展的步伐成長。它今後也必將為中國信息科學技術和信息產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機構分布

專業設定

專業調整方案

院系設定

共有教師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講師3人。該教研室教師承擔的必修課有C語言程式設計,作業系統,作業系統課程設計,編譯原理, 編譯原理課程設計,軟體工程概論。本教研室教師承擔的選修課包括面向對象程式設計,Windows應用程式設計,UNIX套用, 資料庫套用技術等。
計算機及套用教研室
共有教師1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講師4人。該教研室教師承擔的必修課有彙編語言程式設計,計算機原理課程設計,單片機系統設計,計算機網路原理, 數字系統 EDA,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信息與通信工程系的學生開設)。本教研室教師承擔的選修課包括數據通信基礎,信號與系統,Java程式設計, 專業英語閱讀等。
信息與計算科學教研室
共有教師9人,其中副教授6人,講師3人。該教研室教師承擔的必修課有離散數學(I)(II),數據結構,資料庫系統基礎,資訊理論基礎,數值分析, 常微分方程,複變函數與積分變換,編碼理論。本教研室教師承擔的選修課包括人工智慧,漢字信息處理,VB程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人機互動與界面設計,XML及其套用,組合數學,數學物理方程, 實變函式與泛函分析等。

共有教師5人,其中教授(研究員)2人,副教授(高工)2人,講師1人。該教研室教師承擔的必修課有軟體開發平台與工具, 軟體工程基礎,軟體建模技術,軟體測試技術,團隊軟體開發方法,軟體項目管理等。本教研室教師承擔的選修課包括嵌入式系統開發技術,軟體體系結構,中間件技術,軟體工程標準化等。
系教學實驗室
計算機系教學實驗室承擔了本系以及部分外系的計算機原理、計算機原理課程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單片機系統設計、數字系統EDA等課程的硬體實驗,並為若干課程設計課程以及畢業設計提供上機環境。本系投入數百萬元經費進行實驗室改造。實驗室的設備和環境均達到國內高校的較好水平。
計算機開放系統實驗室
是該校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開放型重點實驗室,為研究生、教師和高年級學生參加科研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實踐環境;為學生畢業設計提供方便。在優先保證為校內教學科研服務的基礎上,向社會開放,為實驗、開發、培訓、技術服務等提供便利。積極開展與科研院所、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和發展高科技產業方面的合作。計算機開放系統實驗室占地面積約190平方米,設備先進,擁有高性能電腦60餘台。可供40餘人同時上機。實驗室的管理採取開放的方式,提供給開發者完全自主的開發環境。實驗室還通過校園網提供各類軟體資源和信息服務。

經貿系共有教職工36人。其中專任教師30人、教輔人員1人、黨政管理人員5人 。專任教師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有博士6人,在讀博士4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24人,占教師總數的80%。
經貿系已經招收國民經濟學的碩士研究生,並建立了相應的研究生基地。除此而外,正在積極申報產業經濟學碩士點.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企業成長研究所主要依託經貿系的研究力量,該所有三個主要的研究方向:風險投資、企業成長和跨國併購。在這三個研究方向方面研究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
經貿系下設兩個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和社科教研室。經濟學教研室承擔了經濟學專業的專業課,社科教研室承擔了兩課和其它的社科課程。
該系正在積極努力開拓新的專業方向,申報新的專業。年輕的經貿系全體教職工正在為建設好同樣年輕而富有活力的經濟貿易系而同心協力、努力工作。

重視學生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的教育。要求學生能熟練操作計算機及相關辦公軟體,深入理解資料庫原理,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知識。在05級的專業方向中開設了金融電子化方向和公司理財與計算機套用方向,突出了該校信息技術的特色和優勢,也使學生在未來的競爭中具有相對優勢。

重視學生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培養。在自行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同時,該系老師在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等實務性課程中引入了專業模擬軟體配合課堂授課。通過對這些軟體的使用,學生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能夠在仿真的環境下熟悉相關業務流程,並能夠對其中的細節有更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在統計學、計量經濟學等課程中該系安排了充足的上機時間,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數據分析思想的基礎上,能夠熟練運用國際先進的計量軟體SPSS和EXCEL軟體進行實際數據分析,為以後的科學研究或政策諮詢奠定堅實的基礎。
精品課程

2、北京市級精品課程
《機械原理》( 2004 年) 課程負責人:郝靜如
《工程製圖》
《資料庫系統基礎》
3、校級精品課程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c語言程式設計基礎( C )
《精密機械設計》
《現代電子技術及套用》
《初級會計學》
《財務會計》
《毛澤東思想概論》

《機械設計》
《作業系統》
《電氣信息類專業電路電子系列課程》
《經濟學》
《管理學原理》
《高等數學》
《普通物理》
《管理學原理》
新校區建設
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於 2007 年 4 月 4 日正式批准昌平新城沙河組團西北部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確定的範圍北起六環路中線,南至北沙河中線,東起八達嶺高速路中線,西至原京包快速路中線。規劃用地面積 793.16 公頃。
批覆中要求昌平區政府儘快組織相關部門提出規劃實施方式和具體措施,按照土地一級開發的要求先行落實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統籌安排該地區的村莊改造和搬遷。



傑出校友

劉 博 | 中科紅旗軟體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長 |
王 傑 | 新浪網中國地區執行副總經理 |
齊 躍 | IBM(中國)公司大中華區服務事業部經理 |
郭 勇 | 美國微軟總部系統測試組組長 |
南 海 | 盛聯科技公司總經理 |
李林松 | 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信息一部 |
田開亮 | 北京富士通系統集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 |
李素元 | 中國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國際軟體開發部副總經理 |
鄒 震 | 《軟體世界》雜誌社記者 |
張 暉 | 聯想電腦公司產品部助理總經理 |
賀 力 | 著名主持人 |
柳偉華 | 美國國際管理技術公司(MTI) 培訓顧問 |
楊肇斌 | 中國專利商標網專利代理人 |
吳 健 | 中科院軟體所開發系統與中文信息處理信息中心副研究員 |
楊 洋 | 參與中國教育電視台《校園點歌台》等節目 |
肖偉澎 | 數據空間創辦人 |
張素偉 | 信息產業部華北所總工程師 |
汪 旭 | 首都信息發展公司總裁 |
黃曉光 | 北大方正科技電腦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
袁 立 | 北京國都信業實業集團副總經理 |
胡 毅 | 北京賽迪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 |
劉 凡 | 金蝶軟體北方區總經理 |
相關詞條
參考連結
1、北京信息工程學院:http://www.biti.edu.cn/2、北京大學:http://www.pku.edu.cn/
3、清華大學:http://www.tsinghua.edu.cn/qhdwzy/index.jsp
4、中國人民大學:http://www.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