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本期目錄>封面故事
11月號/2008 -2008/11/01出刊
 
 
搶救黑夜
11月號/2008

假如人類在月光和星光下真的很自在的話,那我們就會愉快地走在黑暗中,並和這個星球上無數的夜行動物一樣,看得到午夜的世界。相反地,我們是晝行性動物,眼睛習慣處於陽光下。這是基本的演化事實;儘管大部分的人會想到自己是靈長類動物、哺乳動物或地球人,但並不會想到自己是晝行性動物,然而它卻是我們對夜晚的所作所為唯一的解釋:我們改變了夜晚,讓它用滿滿的光來迎接我們。
這樣的改造跟在河流上築壩沒什麼兩樣。它的利益伴隨著後果而來,這種後果稱為光害;對於它的影響,科學家現在才正開始研究而已。光害多半是照明設備設計不良的結果,使得人造光線向外並向上、往不需要光線的天空照,而非集中向下,照耀需要它的地方。設計不良的照明將夜晚的黑暗一掃而空,並且大大改變了許多生命形式——包括我們自己——所習慣的光線強度,以及光線交替更迭的模式。只要人造光線一照進自然界,生命的某個層面就會受到影響,像是遷徙、繁殖和覓食。
在人類大部分的歷史上,「光害」一詞毫無意義可言。試想在1800年左右,踏著月光走向倫敦的情景;它是當時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居住了近100萬人,他們一如往常地靠著燭火、微光、火把和燈籠將就過日子。只有幾棟房子是用煤氣燈照明,而且要再過七年,街道或廣場上才會有公用的煤氣燈。在幾公里外的地方,你聞到倫敦的機會和看到它昏暗光暈的機會一樣大。
如今大部分的人類都活在光線縱橫交錯所形成的穹窿下,這些光線包括反射與折射的光,以及照明過度的城市和郊區與通明的公路和工廠四處散發的光芒。在夜裡,幾乎整個歐洲都是一片光亮,美國的大部分地區和全日本也一樣。在南大西洋,一隻漁船船隊的燈光(漁夫用金屬鹵素燈的燈光來吸引烏賊上鉤)在太空中都看得到,而且比布宜諾斯艾利斯或里約熱內盧還要亮。
在多數的城市裡,天空看來彷彿都沒了星星,只剩一片空虛的薄霧,反映著我們對黑暗的恐懼,就像惡托邦科幻小說裡的城市亮光。我們已變得非常習慣這種到處彌漫的橘色朦朧,導致無光夜晚原有的燦爛——黑暗到足以讓金星在地球上投射出陰影——完全脫離了我們的經驗,且幾乎從我們的記憶中消失。然而,在城市的灰白天頂上依然存在著地球之外的整個宇宙,我們所浪費的光對它完全無礙——它擁有無數發亮的恆星、行星和星系,閃耀在看似無邊的黑暗中。
我們照亮了夜晚,彷彿它是杳無人跡的國度,這可是大錯特錯。單就哺乳動物而言,夜行動物的數量就很驚人。光是一種很強的生物力量,而且對很多物種來說就有如磁鐵。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個過程,包括崔維斯•隆克爾和凱薩琳•李奇,他們共同創辦了位於洛杉磯的城市野地集團。這種現象的影響非常大,科學家提到,鳴禽與海鳥就是被陸地上的探照燈或海上鑽油平台的油氣火焰「捉」住了,才會有成千上萬隻不停打轉,直到體力不支而掉落。鳥類在夜晚遷徙時,很容易撞上發亮的高樓,而在生平第一次遷徙時落難的幼鳥更是不計其數

更多內容,請詳閱本期《國家地理雜誌

 
尚無資料...
 
國王之爭議 大衛與所羅門
12月號/2010
自然保育網
長榮航空_優惠機票
pintoo體驗包
晴天旅遊
第一銀行  泡湯祭
日本東北-紅葉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