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為VeriSign
電子交易認證之安全網站
蛙的危機
撰文/維吉妮雅•莫瑞爾攝影/喬治•葛洛爾


精采內容摘錄

  有許多種蛙是由雄蛙負責護卵。某些雄蛙的呵護則更加無微不至,像是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施拉楔蛙(Sphenophryne schlaginhaufeni)會讓小蛙攀附在背上共遊數日。南美洲的雄性達爾文蛙則會將受精卵呼嚕地吸入嘴裡,將卵存放在自己的鳴囊中,直到小蛙孵出為止。
  某些種類則由雌蛙護幼。雌性的草莓箭毒蛙
(Dendrobates pumilio)不僅會照料自己的卵,而且會將孵化的蝌蚪送到樹洞或鳳梨科植物內葉的積水中。雌蛙還會在探視小蛙時產下未受精的卵供牠們食用。水生的雌負子蟾(Pipa Pipa)會將自己整個背部當作育嬰房。雌蛙與雄蛙跳交配之舞時會在水中輪流從後由上方超越對方,受精卵便藉此轉移到她背上的囊袋中。她的皮膚會生長以將卵包住,直到小蛙孵化。

  就算是自立更生的蝌蚪,有時也有辦法自保。在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中心的爬蟲學家史坦•藍德帶我到一座池塘,紅眼樹蛙(Agalychnis callidryas)已在這裡的棕櫚葉片上產下許多明膠狀的卵。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卵是一種樹棲蛇類最愛吃的食物,但當蛇推撞到卵時,蝌蚪會提早孵化。藍德說:「對牠們來說機會是一半一半,」他模仿樹蛇輕推蛙卵,「牠們還是得面對池塘裡的掠食者,但如果不孵化,就會被蛇吃掉。」藍德的動作讓蝌蚪誤以為有蛇接近,有幾個卵突然就迸開了。不到六公釐長的蝌蚪跳入下方水面,也跳入牠們的命運。

  雖然這些適應本領十分奇妙,但比起如今已絕跡的澳洲胃育蛙(Rheobatrachus),則不免要小巫見大巫。研究人員說明蛙的能力驚人時,總少不了要提到這個屬的兩種蛙。生活在溪流中的雌蛙身長五公分,牠們會吞下自己的受精卵或蝌蚪、關閉自己的消化系統,然後在胃部孵育幼蛙。約一個月後,蛙媽媽會張開嘴巴,將小蛙反芻出來。
「這幾乎是匪夷所思,」昆士蘭公園及野生動物服務處的管理主任契斯•麥唐納說,「你可以看到那些小鬼在媽媽的大肚子裡伸展小手小腳。」

  這兩種胃育蛙在約二十五年前首度被人發現,不久後,麥唐納參與監測這兩個族群。「然後,砰!牠們就在眨眼間消失,啊,該怎麼形容我的感覺呢?」他說。他的聲音變得嘶啞,眼光也蒙上一層水霧。「我一直在觀察這個族群,但三個月後我回到那裡時,真是 令人心痛。」麥唐納回憶當時,他瘋狂地來回於河流上下游,翻開石頭尋找蛙,但他一隻也沒發現。自一九八○年代起,就沒有人在野外看到胃育蛙,而且也沒有人為飼養的蛙,牠們顯然已經絕滅了。

想閱讀全文請見國家地理雜誌五月號  

你知道嗎?
  一些蛙與蟾蜍的皮膚含有具毒性物質,如果有掠食者或好奇的探險家碰到牠們的皮膚或吃下牠們就有可能致命。在2001年五月號的《國家地理雜誌》有關於蛙的篇章裡,有一張照片是生物學家凱倫•利普斯手中拿著一隻毒蛙。她怎麼可以觸碰這麼危險的動物呢?這個特殊的種屬──巴拿馬金斑蟾(Atelopus zeteki)如果有一個小型的掠食者將牠吃下,那就可能致命。然而牠身上鮮豔的顏色正是一種警戒,警告像是蛇與鳥類等掠食者避開牠。對人類來說,蛙身上有毒的分泌物會讓人疼痛不適,但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碰過各種蛙後,我們要記住不要觸碰眼睛或將手放進嘴裡。」凱倫•利普斯的研究生助理珍•羅伯森說。「但這不是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任何不是專家的人最好都別碰這種蛙,因為牠是瀕臨絕種的動物。飼養、收集、出口這種動物都是違法的。如果你夠幸運能在野外見到一隻,記得要在一段距離外欣賞牠的美。
──羅賓•艾德勒

相關網站
「消逝中兩棲類族群特別工作小組」(DAPTF)
DAPTF網頁提供關於全球兩棲類消逝的豐富資訊。站上討論數量減少的可能原因,解釋為何我們要關心消失中的兩棲類動物,並且介紹這個組織的工作內容。DAPTF共有來自全球超過90個國家、超過3,000位的科學家及保育人士參與。

美國蛙類觀察組織
讓你知道如何尋找及研究蛙類與蟾蜍,發現在你居住的地區有哪些蛙類與蟾蜍,並成為美國蛙類觀察組織的義工!這個監測計畫必須仰賴義工協助搜集資訊。計畫由美國地質調查所的派圖森野生動物研究中心負責協調。

兩棲類衰減現象
這個網站提出大約25種兩棲類死亡、畸形的原因(包括乾旱、棲地喪失、寵物交易),以及關於這個主題的網站連結。

兩棲動物網
豐富的資料庫提供全球各地兩棲動物分類資訊,可經由英文名或學名檢索。搜尋結果中,提供收藏有該種蛙的博物館網址連結。

兩棲類照片搜尋網頁
這是「兩棲動物網」的一部份,這個可供搜尋的資料庫協助您找尋部分兩棲類的照片。你可以從學名、英文俗名、地點或攝影者,來找尋圖片。

什麼是蛙類壺菌?
這是個豐富的資料來源,讓你了解何為壺菌類真菌──一種摧殘著全世界蛙類的菌,還包括一個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Badger, David. Frogs. Voyageur Press, 1995.

Barker, John, et al. A Field Guide to Australian Frogs.
Surrey Beatty & Sons, 1995.

Blaustein, Andrew R. and David B. Wake. "The Puzzle of Declining Amphibian Populations," Scientific American (April 1995), 52-57.

Duellman, William E. and Linda Trueb. Biology of Amphibia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Phillips, Kathryn. Tracking the Vanishing Frogs: An Ecological Mystery. Penguin Books, 1994.

Souder, William. A Plague of Frogs: The Horrifying True Story. Hyperion, 2000.

國家地理學會參考資料
Hill, Carolinda. "What's the Difference?" National Geographic World (March 1998), 16-18.

Moffett, Mark W. "Poison-Dart Frogs: Lurid and Lethal,"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1995), 98-111.

Miller, Charles. "Life Around a Lily Pad," National Geographic (January 1980), 131-142.

Zahl, Paul A. "In Quest of the World's Largest Frog," National Geographic (July 1967), 146-152.

Davidson, Treat. "Bullfrog Ballet Filmed in Flight," National Geographic (June 1963), 791-799.

Zahl, Paul A. "In the Wilds of a City Parlor," National Geographic (November 1954), 645-672.

Cochran, Doris M. "Our Friend the Frog," National Geographic (May 1932), 628-654.


想了解更多請訂閱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
想發表你對本篇章的想法嗎?請到讀友園地
回到上面回篇章簡介

 


篇章簡介
遺珠無憾
故影重溫
下期封面猜一猜
請告訴我們
線上問答
大地脈動
譯名查詢
回顧本期內容


  看看文字記者與攝影師在採訪時遇到了什麼樣的新鮮事